中国石材网 - 石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企业动态 | 国内石材 | 国际石材 | 养护资讯 | 行业标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全省首个石材智慧加工车间落地泉州
B.biz | 商业搜索

全省首个石材智慧加工车间落地泉州

信息来源:shicai.biz   时间: 2021-01-31  浏览次数:29

  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更多业态小步快跑落地数字车间,将原先由人工指导的生产向由数字引领的方向转变,最大限度拥抱新基建红利,满足柔性化定制的消费诉求。日前,继传统鞋服及水暖卫浴等产业之后,泉州的石材行业率先在全省落地5G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所陈春强博士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制造升级的重要工具,作为拥有“世界石都”之称的泉州南安,率先让车间“触网”,有益于抢占数字经济的市场红利。(泉州晚报记者王宇静 文/图)

  数字赋能 助企逆势增长46%

  泉州南安石材产业近年来不断摸索升级渠道,从贸易到初加工再到精细化管理及数字化车间的落地,陈春强认为工业互联网对于整体产业的升值空间不可限量。南安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材产业的制造升级将进一步释放区域经济的引领效应,占领石材行业新制造高地,加强整体产业竞争力。

  “数字化技术让企业尝到了甜头。”落地在锐丰源石材的石材数字工厂负责人吴小玉说,作为一家小而美的石材加工企业,他们期待运用智能数字化改造技术,成为大理石精细化制造领域里的“智慧匠人”。受益于数字经济的赋能,2020年企业全年产量21.7万平米,年产值5600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46%,目前存单量还有11万平米,预计2021年还会有30%的增长空间。未来的市场属于消费者,面对当前少量、多样、定制化的消费升级风口,建立柔性定制,敏捷制造将是行业致胜的关键。在他们的车间里,每块大理石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依据上面的数字编码,在加工之前便可轻易地再现排版效果便于设计师调整,加工期间则减少了对员工的技能依赖,不仅如此因为加工设备的智慧化升级,后期施工阶段或维护阶段一旦有哪方石材出现问题,也可立即调取同类产品进行替代。真正实现了从设计、加工到维护的石材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智慧生产也同期服务于企业升级管理,未来企业将借助与电信部门、软件开发服务部门的合作,基于自身的发展节奏,加强在3D数字测绘技术等方面的研发,用更积极的态度拥抱互联网。陈春强提醒称,各行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有共性也有个性,针对石材产业,除了企业管理及车间数字化环节的畅通之外,还要加强智能仓储、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布局,这方面的成本占据石材行业不小的比例。

  积极布局 让天然石材更智慧

  “同比传统制造成本可下降约15%。”作为深耕了四年的石材数字化工厂项目服务的链石科技负责人杨加强而言,该工厂的落地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借势阿里巴巴在服装领域推出的“犀牛工厂”他们将石材数字化工厂称为“石头牛工厂”。“今年内希望可以落地10家类似的‘石头牛’。”他说,他们可为石材制造企业提供设备、软件系统性服务,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运转效率:地面定制36小时包装出库,墙面定制72小时包装出库,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同时还能提升单位车间的产能,让7000平方米车间实现月30000平方定制成品交付能力。“石材完全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变得更加轻盈与智能”。

  南安电信相关负责人曾文瑜与杨加强已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介绍说,通过软硬件的协作,截至目前,已有22家本地企业参与智慧石材智能制造项目中,经过后台数据论证,各企业大板出材率提升了8%,开料成本(人工+水电)、排版费用显著降低,合计节省了23.5元的生产成本/㎡。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政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他说,去年12月份《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支持石材行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的行动方案的通知》,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单家企业可申报5万元—50万元不等的补贴,大力支持石材企业革新的先行者。南安电信也积极响应,投资1680万元用于支持前30家石材企业的智慧升级。

  另据了解,除了石材人自己孵化的数字车间项目,海尔集团旗下的卡奥斯也欲在泉州南安落地更大规模的智能智造项目。去年底在第21届水头石博会上,卡奥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他们基于此前在其他行业(建材、服装、农业)打造工业互联网的项目经验,未来将采用“与大企业共建 同小企业共享”的创新模式围绕石材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石材产业智慧园区建设,参与打造世界级石材产业基地。

  【编辑:林燕婉】

  (作者:记者王宇静)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石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