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新闻网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中华 文/图)5月2日,嘉陵江上南充港卸货忙——当天,一艘千吨级货船载着800吨玄武石抵达南充港。四川南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这是通过“金沙江-长江-嘉陵江-公路”多式联运运抵南充港的首批玄武石,还有2000吨将陆续抵达,供南充重大项目建设使用。
当天下午5时许,南充港工作人员就位,当码头控制中心发出卸船指令,船舶、地面、空中台桥吊人员通力协作,立即对装载玄武石的集装箱进行接卸作业。
“玄武石共计2800吨,将分批次运达南充港,用于成南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南充段)等重大项目建设。”四川南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此次运输完成了“支干支”货源组织、“散集散”运输模式的创新,即开创性地采用“支线(金沙江)-干线(长江)-支线(嘉陵江)”三级接力运输,同步实施“散货改集装箱(水富-重庆)、集装箱再改散货(重庆-南充)”的柔性化作业,强力提升支流与干线联运效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经济性优势突出,标志着西南地区大宗物资运输模式取得双重突破。
“从货源组织到货物顺利抵港,总历时一月有余,期间还面对三峡大坝泄洪导致的航期延误,然而,面对运输中的航期延误等困难,南充港及时协同南充市航务管理局联动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通过精准调控上游闸口水位,最终保障首艘载货800吨的船舶抵港,确保首批玄武石及时进入加工环节,为重大项目建设备料赢得先机。”该负责人说,剩余2000吨玄武石正分批经优化后的航道加速运往南充。
据了解,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嘉陵江水运建设,南充港已形成“支干支动脉输血、散集散静脉分流”的循环物流网络,“支干支+散集散”的创新实践破解了西部内陆地区长距离运输成本高企的难题,还通过系统性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持续健全水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南充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